光子晶體之光學傳輸與量子光學現象
Professor retired, Department of Photonic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交通大學光電系退休教授
Introduction
Overview
Overview 總覽
Research interests 研究興趣與專業:
光子晶體之光學傳輸與量子光學現象
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
凸顯主題--自然光線下的高調和低調攝影
攝影愛好者為了凸顯主題,時常使用大光圈和縮短對焦距離以便縮短景深,來刪除不想要的背景。這一集中,我將介紹如何利用場景中的照明對比來刪除不想要的背景以凸顯主題--自然光線下拍攝高調和低調影像。這種凸顯主題的拍照策略稱為高調攝影和低調攝影。想暸解如何拍攝好影像請參閱 http://wfhsieh.blogspot.com/2021/04/和該blog中的文章
或請點選Youtube 影片。
其中,高調攝影用白色背景拍照,降低場景中的照明對比。高調影像的照明通常很均勻,照片沒有暗影。相反地,低調攝影的場景具有高照明比,通過將場景大部分區域投射到陰影中來增強被拍對象的輪廓,主體與背景有很大的相對照明比通常達 8:1以上,而高調照明可以是1:1。
自然光下高調攝影,就是用白色背景拍照。因此,照片中的大多數色階都位於高光區域。這種照片給人帶來了積極的心情和平靜的感覺。您可能已經看過高調影像,尤其是在兒童照、寵物照、模特兒照和產品宣傳照中。高調攝影的效果很好地突出了主題,這就是為什麼它廣泛地運用於商業攝影中的原因。有人誤解「低調」表示「光線不足」。這是不對的。 「低調」表示場景中的絕大多數色階都比中間的灰色更暗,與光線無關。 例如,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拍攝,一張穿著深色衣服靠在黑牆上的深色皮膚男人的照片也將是非常低調的。
低調是關於主題的選擇,僅試圖使場景曝光不足是另一個常見的錯誤。如果您在晴天在室外拍攝低調影像,能夠添加和移除陽光才是重要的。記得低調照明具有高照明比大於8:1,要獲得深色背景,您需要安排主體,以便照亮主體而不會照亮背景。您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做到這一點:
(ㄧ)找到一個主體,其所在的的位置附近沒有其他物體可以被光照到,或者將關鍵燈光放置在適當的位置,以使光線照在被拍攝主體,而不會照射到其他前景或背景。換一種說法:將主體移離牆壁、樹木等背景物體。您希望您與背景距離能夠遠大於您與照亮拍攝主體的距離。來自主體與背景的光強度會隨著距離的平方而減小,因此,如果您距拍攝主體1米,距背景3米,則您的相機獲得從背景的光量只有從主體來的1/9。在中午時刻利用強烈的陽光與陰影的高對比或選一塊距離很遠(3公尺以外)的陰影當背景,您也可以拍攝到低調影像。所以,室外拍攝低調影像的重點是尋找低調的場景。
(二)在正午大太陽照射之下拍攝白色主體在場景中主體與其他物體的強度比大於8:1,您可以拍攝到低調影像。下面是一隻白色水鴨戲水的照片。利用 Nikon D750 相機焦距 300 mm、光圈 f/5.6、 iso 100,對白色鴨子單點測光得1/2000秒,對環境(水)測光得1/125,其照明比 > 1/8,所以屬於低調的場景。為了將關鍵色階或中間色階映射到更高的色階且不會過曝白色水鴨主體,能看清楚纖細的絨毛,我使用1/1600 秒拍攝。直方圖顯示最高色階超過中間線但未觸及最右邊。利用Capture NX-D軟體調高亮度讓直方圖剛好觸及最右邊,得到一隻晶瑩剔透的水鴨漂浮在黑暗中的照片。
這個例子顯示低調攝影是場景的選擇,它與高調攝影相同都是場景的選擇,而不是簡單的曝光不足與過曝場景的影像。高調攝影在均勻照明下完成,場景與主體上均無陰影,影像是平坦的;而低調攝影雖然背景是平坦的,但主體上仍有陰影,具立體感,且與背景好像是分離的,具疏離感。
更多的低調攝影請參閱:https://www.facebook.com/wenfeng.hsieh.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